著名军事专家张召忠教授,曾多次在节目中分析中美军事博弈财富配资,他提出过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:如果中美爆发军事冲突,美军很可能会按照"四个步骤"对中国实施打击。
这个预判并非危言耸听,而是基于美军近年来的战略调整和实战经验得出的结论。今天,我们就来剖析这"四步走"战略背后的深层逻辑。
第一步:瘫痪指挥系统——"斩首行动"升级版
现代战争的首要目标永远是对方的"大脑"。张召忠指出,美军首轮打击极可能集中摧毁中国的指挥控制系统:
卫星导航系统:用反卫星武器攻击北斗卫星,削弱我军精确制导能力;
预警雷达体系:使用隐身战机(F-35)和巡航导弹打击边境预警雷达站;
地下指挥所:钻地弹攻击疑似战略指挥中枢。
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就曾成功实施类似打击,48小时内让伊军指挥系统陷入瘫痪。为此,中国已构建深埋地下指挥所+机动指挥车的双重保障体系。
第二步:封锁海上通道——马六甲困局财富配资
控制海洋就等于扼住现代经济的咽喉。美军第二步必然是:
封锁关键水道:马六甲海峡、巴士海峡等国际航道;
扣押中国商船:参照二战时对日海运封锁战术;
破坏港口设施:打击上海、深圳等主要货运港口。
这招可谓打在中国经济的"七寸"上——中国80%的石油进口依赖海运。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中欧班列、中缅油气管道等陆路替代方案,正是预判到这种威胁。
第三步:摧毁工业能力——"去工业化"打击
美军深知,中国强大的制造业是战争潜力的核心。第三步将瞄准:
战略产业带:长三角、珠三角工业集群;
能源基础设施:三峡大坝、核电站等关键设施;财富配资
军工生产基地:成飞、江南造船厂等国防企业。
这种打击模式借鉴了二战时盟军对德国鲁尔区的轰炸。中国应对之策是产业分散化,比如在西南山区建设备用军工基地。
第四步:地面部队介入——最后的摊牌
在前三步得手后,美军可能尝试:
占领前沿岛屿:如东沙群岛、太平岛作为跳板;
扶持代理人:鼓动周边国家与中国发生边境冲突;
特种部队渗透:破坏关键基础设施。
但张召忠特别强调,这一步实施难度最大。中国陆军的地面防御能力和火箭军的区域拒止体系,将使美军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。
面对这套"组合拳",中国早已未雨绸缪:
一发展反卫星武器:确保在"太空战"中不落下风;
二扩建战略储备:石油、粮食等关键物资储备超200天;
三构建三位一体核力量:保持可靠的二次核打击能力;
四推动产业升级:将高端制造业向内陆转移。
正如张召忠所说:"现代战争是体系对抗,不是一两件武器的比拼。"中国这些年大力发展反介入/区域拒止(A2/AD)能力,就是在打破美军的这套打击链。
张召忠的"四步走"预判,绝非渲染战争恐慌,而是提醒我们认清现代战争的残酷逻辑。值得欣慰的是,从北斗组网到福建舰下水,从地下长城到东风快递,中国国防建设正在各个维度筑牢防线。
战争的胜负往往在战前就已决定。当我们在讨论这"四个步骤"时财富配资,我军可能已经准备了八套应对方案。这才是大国博弈中最令人安心的底气。
道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